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基本知识复习(第四章)

来源:湖北专升本网 阅读人数:178 时间:2011-04-21 10:32

免费提供学历提升相关问题解答,让您升学无忧

阳老师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 一级讲师

4.l.国民革命联合战线:这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在保持中国共产党独立性的条件下,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革命合作,在此基础上形成国民革命的联合战线。1924年1月,国民党—大召开,标志着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正式形成。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也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国民党一大把国民党改组为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四个革命阶级的政治联盟,改组以后的国民党本身就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的形成,大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步伐,掀起了国民革命的高潮。但随着革命的发展,国民党右派分裂统一战线,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央领导机关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致使革命统一战线因国共合作的破裂而宣告结束。

4.2.工农民主统一战线: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由于1927年国民党右派集团的叛变,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暂时附和了反革命,使得革命营垒中原有的四个阶级只剩下了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这三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建立起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真正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并将关于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正确观点,运用于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使中国革命统一战线从此开始建立在牢固的工农联盟的基础上。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中国国内阶级关系也开始发生重大变化。1935年12月小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开始由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转变。

4.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9月,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为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长期抗战,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一切抗日力量都为这一神圣事业英勇奋斗,做出贡献。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虽然对抗日采取两面政策,但最终毕竟留在了抗日阵营,并在不同程度上抗击和牵制了日寇的侵略力量。中国共产党则总结了前两个历史时期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与经验,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了一整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牢牢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维护了统一战线,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发展。总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4.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以推翻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为主要目标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战胜利后,全中国人民热切希望中国走上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但蒋介石违背人民意愿,坚持独裁立场,悍然发动反革命内战。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统一战线工作,从而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具有两大显著特点:首先,这个统一战线如此广大,它达到了包括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海外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的宏大规模;其次,这个统一战线是如此巩固,它具备了战胜任何敌人和克服任何困难的坚强的意志和源源不竭的能力。

4.5.两个联盟:中国共产党人认为,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性质不同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同一切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前者是在阶级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劳动阶级的联盟,是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主体;后者是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之间的联盟,这一联盟造成了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复杂性。

4.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毛泽东首倡、中国共产党确定的处理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方针,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政策。所谓长期共存,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存在,长期合作,而不只是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所谓互相监督,是指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而不是单方面的监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既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历史经验的生动概括和总结,又是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事的一贯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4.7.人民政协:这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统一战线作为不同阶级、阶层、党派和集团之间的政治联盟,需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以起到组织广大同盟者,协调内部关系,制定共同纲领和统一政治步调的作用。人民政协就是中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形式。它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国内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等代表参加的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宣告了人民政协的诞生。这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胜利果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胜利发展的必然产物。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人民政协执行它的职权,是当时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同时也是统一战线的全国最高组织形式。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次会议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是我国政治结构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8.“中间地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普遍注视着美苏对峙,担心美苏之间开战。但毛泽东看到了美苏之间“隔着极其辽阔的中间地带”的情况。他认为,许多受美国控制的国家,必然会与美国发生某种程度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应该把美国与包括英、法在内的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区别开来。后来,毛泽东又把处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外的、广大的被压迫民族和国家纳入中间地带的范畴。“中间地带”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国际斗争中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充分利用矛盾,以求结成尽可能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这一策略的体现和反映。

4.9.“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深知,中国革命需要国际统—战线,中国的建设事业更需要团结国际上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运用国际上的一切有利条件。在国际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充分利用矛盾,以求结成尽可能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以实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目标,促进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就是这一情况的反映。六七十年代,国际政治力量进一步分化改组,系列亚非国家纷纷获得独立,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增大;社会主义阵营由于出现了苏联霸权主义也不复存在;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西方帝国主义集团也已四分五裂。为了对此格局做出重新概括,制定新的政策,毛泽东于1974年明确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这一理论把霸权主义国家(美国和苏联)与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区分开来,从而使世界反霸权主义的力量扩大到最大限度,极其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壮大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必需的国际统一战线。

4.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3年12月至1954年4月,中印之间就西藏问题展开谈判,谈判开始前,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谈判以后双方签订的协定中,正式提出以此作为指导中印两国关系的准则。1954年6月,周恩来在应邀访问印度、缅甸两国时与它们签订的联合声明中,再次确认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致申明这些原则同样适用于各国之间及一般的国际关系中。1955年万隆会议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并被逐步确立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实现国际统一战线的斗争实践中,对国际社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内容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络整理,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交流参考!如本站文章和转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hb191.com/ksxx/988.html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相关资讯
相关问答
湖北专升本网微信小程序/交流群/公众号
湖北专升本网微信小程序

扫一扫加入"微信小程序"

考试通关必备神器!真题、专项练习端好备考资料、网课等一应俱全

专升本网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湖北专升本网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入"微信公众号"

帮助广大考生更加及时方便快捷地获取考试动态,时间节点有关资讯和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