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自考本科最新政策
来源:湖北专升本网 阅读人数:1609 时间:2024-07-19 17:22
成人自考本科最新政策
2023年自考本科政策
(1) 2023年将一步一步取消本科院校的成人大学专科学历,自考成教网教三库合一,统称为继续教育,拿证难度加大。2023年2月份,中专和高中将上学信网,以后将不出现没有中专或者高中报考专科的情况。
(2)从2022年开始,很多高校开始停止授予部分专业学位证书或者增加学位证书授予条件。
(3)自考改革后无学信网可查高中或中专学历,将不能报考大专。也就是说报考大专之前需要大家先取得高中学历才能够报考,否则不能进行报考。
2023年自考报名条件
1、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对有特殊要求的专业,考生须按有关规定报考。
3、考生办理本科毕业证书时,必须上交国家承认的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原件,否则,不予办理本科毕业证书。专科在读的考生也可以报考本科,只是领本科毕业证的时候必须要有专科毕业证。
4、已公布停考的专业,仅限在籍考生按有关文件规定报考。
自考选学校重要还是专业重要
1、很多参加自考的考生都很看重学校,因为名校的光环会让他们走上更好的工作岗位。其实不一定是这样。自考开设的都是应用型专业,专业与行业有很强的相关性。专业的对口性在自考生就业时往往是决定因素之一,而不是靠一块名校招牌就能进入各大企业。
2、若考生拿着与岗位完全不对口的学历,即使考生自己认为是“名校学历”,也未必会被录用。在一定程度上自考各个专业考生的就业状况都不错,只要专业对口,就业时并不会因为主考校的名气不同而有差别。
3、因此,如果考生单纯以就业为导向来选择专业,还是把关注点放在专业本身,勿让“名校意识”干扰专业的选择。
2023年成人本科的最新政策
2023年成人本科的最新政策如下:
一、成人高考。
1.改革前:成人高等学校招收学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成人高考)在校学习形式分脱产、业余、函授三种。
改革后:明确自2025年秋季起,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不再使用“函授”“业余”的名称,统一为“非脱产”统一通过成人高考入学。注:目前已注册入学的函授,业余,网络远程教育学生按原政策执行!
2.改革前:业余和函授学习形式,最短年限为专升本2.5年、高起本5年、高起专2.5年。
改革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高等教育基本制度第十七条内容,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当适当延长。
3.改革前: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在线学习,自主学习,按照函授(业余)等方式每学期安排面授课程(直播课程)。
改革后:结合实际开展在线教学、面授教学、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实验实训等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线下面授教学(含实验实训)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专业总学时的30%。
4.改革前:招收学生名额充足,录取分数线降低。距离安徽省教育招收学生考试院官网所公布的录取分数线相差1-10分可进行院校或专业调剂,部分院校降分录取。
改革后:招收学生名额减少,录取分数线提高。2022年安徽省教育招收学生考试院所公布的成人高校招收学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中,教育类专业的分数线为159分。
二、自学考试。
改革前:报考自学考试无任何条件。可跨户籍进行报考(无户籍限制)小学、中专、初高中毕业均可报考(无学历限制)对于专本连考没有任何限制,只需在本科申请毕业时拿到专科毕业证即可。
改革后:只接收本省户籍考生进行报考,原则上不再接受外省户籍考生报考。自2018年9月1日北京市对报名户籍作出限制后,湖南,江西,吉林等地区对自考报考的户籍也做出了限制!
2023年成人本科的最新政策
2023年成人本科的最新政策如下:
1、2023年将一步一步取消本科院校的成人大学专科招生,自考成教网教三库合一,统称为继续教育,拿证难度加大。2023年2月份,中专和高中将上学信网,以后将不出现没有中专或者高中文凭报考专科的情况。
2、从2023年开始,很多高校开始停止授予部分专业学位证书或者增加学位证书授予条件。
3、自考改革后无学信网可查高中或中专学历,将不能报考大专。也就是说报考大专之前需要大家先取得高中学历才能够报考,否则不能进行报考。
自考时间:
考试时间一般是4月、10月,个别省份,1月、7月也可以报考,考生根据情况选择考试科目。自学考试专本科生的毕业率比较低,但考试顺利的话,最快1.5年-2年就可以拿证。
自考注意事项:
1、考前踩点:
对于第1次参加自考,或第1次到新考点考试的考生,如果心里对考点路线没太大把握,好提前踩点,熟悉乘车路线,看好自己所考课程所在的楼层,这样考试当天就可节省很多时间。
2、带齐证件:
准考证、身份证一定要带齐。考试通知单好也带上,以备自己考前随时查看考点、考场、座次。
3、备好工具:
2B铅笔、橡皮是考生考试中必备物品。考生答题时一律不准用铅笔(除作图和涂点可用铅笔外)或红色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并要书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4、遵守考试规则:
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规则,不准冒名顶替,不准交头接耳,不准偷看他人答案,不准夹带、换卷。违者以考试舞弊论处,立即取消考试资格。